防水通用规范实施后蓄水池类工程有哪些规定?

发布日期:2024-03-21 09:17:41 来源:新闻中心


  前段时间,住建部网站发布了《建筑与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2023年4月1日起实施。

  GB 55030-2022的适合使用的范围是建筑与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防水,包括地下工程、屋面、室内和外墙工程,又适用于轨道交通、桥梁、蓄水池、垃圾填埋场等市政工程。

  显然,GB 55030-2022也适用于变电站的消防水池、事故油池、雨水集水井等水工构筑物。

  通用规范4.1.5条同样规定,地下工程迎水面整体的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这回是不是包含了地下水池?

  通用规范对工程防水进行了分类。根据通用规范的分类,笔者对地下工程作一个简单易懂的定义——

  笔者不是编规范的,不会下一个一大段条文解释也说不清楚的高深定义,将就一下吧。

  这个定义和笔者的前文“《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的适合使用的范围”的结论完全一致,有自圆其说的嫌疑

  据此定义,变电站工程常见的消防水池、事故油池、雨水集水井等水工构筑物不属于地下工程,而应归类为蓄水类工程。

  4.8.1 混凝土结构蓄水类工程防水应采用结构防水混凝土加外设防水层的构造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处于非侵蚀性介质环境的混凝土结构蓄水类工程,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最小厚度、允许裂缝宽度、最小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4.8.1的规定。当蓄水类工程为地下结构时,其顶板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防水等级为一级的蓄水类工程,应至少在内壁设置1道防水层。防水等级为二级的蓄水类工程应在内壁设置1道防水层。防水材料应选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水泥基防水材料。

  3 对蓄水水质有卫生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蓄水类工程,应增加外壁防水层,至少应设置1道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水泥基防水材料防水层。

  4.8.1 本规范中蓄水类工程包括了建筑工程、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消防、环境工程、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各类混凝土、砌体、土工结构水池或填埋场等,不包括大型水利蓄水工程的水库、水坝和塘堰。

  防水混凝土是混凝土蓄水类工程防水中重要的一道防线,设计中应首先注重结构自防水的设计的基本要求,再辅以其他防水措施。

  本条规定了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混凝土结构构件厚度、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和最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防水混凝土基础要求。当水池结构顶板承受水压时,顶板厚度应执行表4.8.1中的规定。

  对于蓄水水质有卫生要求的地下混凝土结构水池,如清水池、游泳池等,应在池外壁增设防水层,以避免水渗漏入池内而影响蓄水水质。对其他类型混凝土结构水池,防水的目的是阻止池内水向外渗漏,因此应在内壁设置防水层。对于超高水压的特殊水池,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防水材料的耐水压性能提出要求。水池内壁多采用水泥基防水材料,水池外壁可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水泥基防水材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