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名词解释终极版

发布日期:2023-09-12 21:29:06 来源:新闻中心


  1、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部分的组合原理的方法的学科。

  2、建筑模板: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是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

  3、模数: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协调单位。所谓尺寸协调是指在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

  即1M=100mm。建筑物和建筑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

  竖向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基数为3M,6M,相应尺寸为300,600.

  分模数:整数除以基本模数的数值,基数为1/10,1/5,1/2,其相应尺寸为10,20,50mm.

  4、定位轴线:在模数化网格中,确定主要结构位置关系的线、构造尺寸:建筑物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正常的情况,标志尺寸

  标志尺寸: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建筑物定位轴面、定位面或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界限

  实际尺寸: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规定。

  技术尺寸:功能、技术、结构条件在经济处于最优状态下所允许采取的最小尺寸数值。

  6、建筑工业化:是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来代

  自承重墙:承受自身重力荷载和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只传递上部墙体策略这部分竖向荷载,不传递上部屋顶、楼板等水平分系统构件传来的荷载。

  块材隔墙:是用普通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块材砌筑而成的,常用的有普通砖隔墙和砌块隔墙。

  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所组成,由于是先立墙筋(骨架)后再做面层,因而又称为立筋式隔墙。

  墙体的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0与墙厚h的比值。墙体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

  体形高宽比:建筑物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通常给以必要的限制,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及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清水墙:凡在墙体外表面不做任何外加装饰的墙体称为清水墙,反之称为混水墙。

  美术混凝土:混凝土墙板的外表浇筑成且有凹凸花纹的装饰面,以获得一定的艺术效果。

  内浇外挂: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大模板建筑的一种类型(其他的还有内浇外砌、内外全现浇)。内墙用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外墙用预制大墙板支承(悬挂)在现浇内

  硬山搁檀:也称为山墙承檩,是利用山墙砌成尖顶形状,并在其上直接搁置檩条以承受屋顶荷载,硬山指采用砖石等刚性较大的砌块材料砌筑的山墙(横墙)。

  11、勒脚:建筑物四周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那部分称为勒脚。一般是指室内首层地坪与室外

  12、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面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

  13、明沟:设在外墙四周的小型排水沟,它将经过雨水管流下的屋面雨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口并流向排水系统。

  12、踢脚(踢脚线):室内装修时,一般对楼地面与墙面交接处做处理这个部位称为踢脚。

  13、圈梁:作用是增加房子的整体刚度和稳定能力,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

  14、门垛:在墙体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强身

  壁柱:又称扶壁柱,使之和墙体一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其尺寸符合块材规格。

  15、构造柱:抗震设防地区,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能力,在使用块材墙承重的墙

  18、塞口:又称塞樘子,是在墙砌好后再安装门框。采用此法洞口宽度应比门框大20~30mm,

  高度比门框大10~20mm。门洞两侧墙上每隔600~1000mm预埋木砖或预留缺口,

  19、立口:又称立樘子,在砌墙时先立门框后砌墙。框与墙紧密结合,但是立樘与砌墙工序

  20、砖砌平拱:将立砖和侧砖相间砌筑,使灰缝上宽下窄,相互挤压形成拱的作用。

  21、钢筋砖过梁:在门窗洞口上部平砌的砖缝灰浆中配置适量的钢筋,形成能承受弯矩的

  22、 MU30:块材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强度等级数值单位为兆帕(MPa),即N/m㎡,MU30

  23、原浆勾缝:清水墙施工中,在墙面接缝中用砌墙砂浆随砌随勾的做法,用以防止雨水侵

  24、门窗过梁:墙体常常设置门窗洞口,为了支承洞口上部墙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

  25、建筑物的长度:建筑物各分段中线、变形缝:由于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裂缝或破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气温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子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竖向缝。

  防震缝:在抗震设防烈度7~9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在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为若干形体、结构刚度均匀分布的独立

  楼地层:包括楼盖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楼盖层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

  楼盖层:结构为楼板,楼板将承受的上部荷载将自重传递给墙或柱,并由墙柱传给基础。

  地坪层:是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相接的构件,承受底层地面上的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地坪层由面层、垫层、素土夯实层构成。

  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防火性能好、耐久、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形式多样,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板

  B 井式楼板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

  或称叠合式楼板,既省模板,整体性又好,但施工较麻烦。压型钢板:是以压型钢板为衬板,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构成的现浇整体式楼板结构。钢衬板

  单双向板:在板承受和传递荷载的过程中,板的长边尺寸L2和短边尺寸L1的比值,当L2/L1>2时,在荷载作用下板基本上只在适中方向(即平行于L1的方向)产生挠曲,而在长跨方向挠曲很小,这表明,荷载主要沿短路方向传递,故称单向板;当L2/L1≤2时,长短跨两个方向都有较明显的挠曲,在两个方向都传递荷载,故称双向板。

  (1)挑梁搭板:即在阳台两端设置挑梁,挑梁上搭板。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较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30 雨棚:设在房屋出入口的上方,为了雨天人们在出入口处作短暂停留时不被雨淋,并起

  31、滴水槽:设置于雨蓬板、挑窗台下沿等处,防水砂浆砌筑而成,用以引导上部雨水沿滴

  32、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积水有组织的排至地面。即把屋面划分为若干排水区,使雨水有

  33、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汇集的雨水自由地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一种排

  35、女儿墙:房屋周围的外墙高于屋面时,即形成封檐,高于屋面的这段外墙称作女儿墙。

  36、卷材防水屋面:用防水卷材与胶黏剂结合在一起的,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从而达到

  泛水:是指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女儿墙、山墙、烟囱、变形缝等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的部位,需做泛水处理,防止交接缝出现漏水。

  水落口:是用来将屋面雨水排至水落管而在檐口或檐沟开设的洞口。构造上要求排水通畅,不宜渗漏和堵塞。

  37、油毡防水层:是由沥青胶结材料和油毡卷材交替粘结而形成的整体防水覆盖层。

  倒置式油毡保温层屋面:保温层做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层起到一个屏蔽和防护的作用,使之不受阳光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而温度变形较小,也不易受到来自外界的

  38、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屋面,因浑南凝土属于脆性材料,抗拉强

  分隔缝(分舱缝):是一种设置在刚性防水层中的变形缝,可有效地避免裂缝的产生。

  39、结构找坡:将平屋盖的屋面板倾斜搁置,形成所需排水坡度,不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

  40、材料找坡:大多数都用在平屋顶的找坡方法,它是将屋顶结构板水平设置,然后在其上用轻

  41、隔离层:刚性防水屋面宜在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设置隔离层,也叫浮筑层,以减少屋顶

  42、三毡四油:油毡防水层构造做法。毡指油毡,油指热沥青。它的粘贴顺序为热沥青-油

  毡-热沥青-油毡-热沥青-油毡-热沥青,共七层,三层油毡卷材与四层热沥青交

  43、屋盖通风隔热:通风隔热就是在屋盖设置架空通风间层,使其上层表面遮挡阳光辐射,

  44、屋盖蓄水隔热:利用平屋盖所蓄积的水层来达到屋盖隔热的目的,蓄水屋盖有既可隔热

  45、屋盖种植隔热:在平屋盖上种植植物,借助栽培介质隔热及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47、地下室外包防水:将防水材料铺贴在迎水面,即地下室外墙的外侧和底板的下面。防水

  48、地下室内包防水:铺贴在背水一面,即地下室外墙内侧底板上面。施工方便,便于维修,

  49、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以且有防水性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防水屏障,并对板缝进

  50、硬山:指坡屋顶两端在山墙处不出檐的屋顶形式,北方少雨地区多采用。 64、出山:

  悬山:指坡屋顶两端悬挑出山墙以外形成挑檐的屋顶形式,挑檐可保护墙身,有利于排水,并有一定遮阳作用,用于南方多雨地区。

  51、挂瓦板:是把坡屋顶的结构层和防水层的基层合而为一的一种倒T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构

  52、檐檩:在檐墙外面檐口下加的檩条,利用屋架托木或挑檐木作支托。 71、封檐板:用

  53、挑檐:屋面挑出外墙部分。对外墙起保护作用。大体上分为挑砖檐口、挑刻板檐口,挑檩

  54、包檐檐口:是在檐口外墙上部用砖砌成高出屋面的压檐墙(即女儿墙)将檐口包住。

  55、封山压边(瓦出线):平瓦在山墙檐边隔块锯成半块,山墙挑檐檐口用1:2水泥砂浆或

  56、基础与地基: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随建筑物上部伟下来的全部荷载,并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有充足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层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甚大时,为使地基有充足的承载力,可以对上层进行人工加固,这种经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

  57、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不公能随压应力,还能随较大的拉应力,不受材

  58、刚性基础:凡受到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藞了,一般都会采用砖、石、灰土、混凝土建

  59、大放脚基础:沿结构墙体或逐柱设置的扩展基础,属于浅基础,因而工期短、造价低。

  60、基础放脚高度比:指基础大放脚的挑出宽度B2与高度H之比,基础放脚高度比要有所

  61、刚性角:在刚性基础挑出的放脚部分,将其对角线连线与高度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为刚

  62、地耐力:在稳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容许承载力,简称

  63、设计地坪:按设计的基本要求,工程完工后,室外场地经过挖掉部分土层或填垫部分土层后的

  65、箱形基础: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内外纵横墙体组成的格式空间结构。适

  用于软弱的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

  66、板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问好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时,选用整体的筏板承受建筑物

  67、筏式基础:支承整个建筑物的大面积整块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也称片筏基础。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