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考试大纲
1.了解建筑规划设计的内容、建筑规划设计的程序、建筑规划设计的要求、建筑规划设计的依据。
2.掌握建筑的含义、建筑的构成要素、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的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建筑模数的概念。
平面设计的内容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形状、尺寸的确定,门窗的设置 辅助使用房间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交通联系部分的分类及其设计方法 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因素、平面组合形式、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 建筑物组成构件的能抗住火焰的极限 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安全地疏散设计
1.了解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因素。
2.掌握建筑物房间面积、形状、尺寸确定方法,门窗大小及位置确定,掌握建筑物平面组合方法。
3.理解建筑物组成构件的能抗住火焰的极限概念,学会建筑物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设计。
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 房间净高和层高的概念 影响建筑物高度的因素 窗台高度 室内外地面高差 影响房子层数的因素 建筑空间组合的方法 建筑空间的利用
1.了解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影响建筑物高度的因素、影响房子层数的因素。
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 建筑构图的基础原理和方法 建筑体型的分类和组合方法 立面设计中整体与细部的处理方法
2. 掌握建筑构图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建筑体型的组合方法,立面设计中整体与细部的处理方法。
墙体类型 墙体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尺度 砖墙的细部构造 变形缝的概念 墙体变形缝构造 砌块的类型与规格 砌块墙的组砌与构造特点 隔墙构造 墙面装修的种类 抹灰类墙面装修 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1. 识记墙体类型、墙体的设计的基本要求、砖墙的组砌方式、砌块的类型与规格、墙面装修的种类。
2. 掌握砖墙的细部构造、变形缝的概念、墙体变形缝构造、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的构造。会画墙体细部构造图、墙体变形缝构造图。
楼梯的组成 楼梯的形式及尺度 预制装配梁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预制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预制装配墙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 栏杆与扶手构造 室外台阶构造 电梯与自动扶梯构造
1. 识记楼梯的组成、楼梯的形式及尺度、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电梯与自动扶梯构造。
2. 掌握各类楼梯形式及其适用情况,掌握楼梯各组成部分的尺度,掌握很多类型楼梯的构造。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的基本要求 楼板的类型及选用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构造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 装配整体式楼板的构造 地坪层构造 楼地面装修类型与构造 顶棚装修类型与构造 地面变形缝 阳台的类型、组成及要求 阳台承重结构的布置 雨蓬构造
1. 识记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的基本要求、楼板的类型及选用、装配整体式楼板的构造、雨蓬的构造。
2. 掌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构造、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地坪层构造、楼地面装修类型与构造、顶棚装修类型与构造、阳台的类型、组成及要求、阳台承重结构的布置、地面变形缝的构造。
屋顶的类型和设计的基本要求 屋顶坡度选择 屋顶排水方式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涂膜防水屋面构造 平屋顶细部构造 瓦屋面的承重结构 瓦屋面的基层和防水层 坡屋顶细部构造 吊顶的构造 屋顶保温构造 屋顶隔热构造 屋顶变形缝构造
1. 识记屋顶的类型和设计的基本要求、屋顶坡度选择、屋顶排水方式、涂膜防水屋面构造。
2. 掌握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刚性防水屋面构造、平屋顶细部构造、瓦屋面的承重结构、瓦屋面的基层和防水层、坡屋顶细部构造、吊顶的构造、屋顶保温构造、屋顶隔热构造、屋顶变形缝构造
3. 会画刚性、柔性防水、保温屋面构造图,平、坡屋顶细部构造图及屋面变形缝构造图。
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平开木门构造 平开木窗构造 钢门窗构造 彩板门窗构造 铝合金门窗构造 塑料门窗构造
2. 掌握木门窗、钢门窗、彩板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的构造,门窗的选用。
单层厂房构件的组成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的任务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与生产的基本工艺的关系 单层厂房常用平面形式 单层厂房柱网的选择 扩大柱网的优越性 单层厂房高度的确定 单层厂房天然采光设计 单层厂房自然通风设计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单层厂房立面设计 单层厂房内部空间处理
1. 识记单层厂房平面设计的任务、单层厂房平面设计的任务、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单层厂房内部空间处理。
2. 掌握单层厂房平面设计与生产的基本工艺的关系、单层厂房常用平面形式、单层厂房柱网的选择、扩大柱网的优越性、单层厂房高度的确定、单层厂房天然采光设计、单层厂房自然通风设计、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能对实际图例标定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单层厂房屋面基层及组成 屋面排水方式与排水坡度 屋面防水构造 屋面保温、隔热构造 矩形天窗构造 外墙构造 侧窗构造 大门构造 地面构造 金属梯、走道板、隔断构造
1. 了解单层厂房屋面基层及组成、屋面排水方式与排水坡度、金属梯、走道板、隔断构造。
2. 掌握单层厂房屋面防水构造、屋面保温、隔热构造、矩形天窗构造、外墙构造、侧窗构造、大门构造、地面构造。
1. 了解多层厂房生产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关系、多层厂房平面布置形式、多层厂房立面处理。
、农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4.建筑物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分为
、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_钢结构等。5.划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件的
和耐火极限,共分为四级。6.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规划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
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9.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
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10.建筑设计按三阶段设计可分为
、墙(或柱)、楼地层、屋顶、楼梯、门窗等组成。12.建筑的六大部分所组成中,属于非承重构件的是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15.地基分为
、条形基础、井格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17.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
非承重墙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20.墙体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
混合砂浆和粘土砂浆等,其中潮湿环境下的砌体采用的砂浆为水泥砂浆,大范围的使用在民用建筑的地上砌筑的砂浆是混合砂浆
纵横墙承重和墙柱混合承重等。25.散水的宽度一般为 ,当屋面为自由落水时,应比屋檐挑出宽度大600~1000mm150~200mmm
26.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的
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五大类。32.抹灰类装修按着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普通抹灰、中级抹灰
栏杆扶手三部分所组成。35.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
41.楼梯的净高在平台处不应小于2000 mm,在梯段处不应小于2200 mm
踏面中心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小于900mm
46.在预制踏步梁承式楼梯中,三角形踏步一般搁置在矩形梯梁上,L形和一字形踏步应搁置在锯齿
采光的作用;窗的最大的作用是采光、通风和眺望。50.门窗按材料分类有木门窗、钢门窗
53.窗洞口预埋防腐木砖应沿窗高每600mm预留一块,但不论窗高尺寸大小,每侧均应不少于两
1.建筑的三个构成要素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① )。①建筑功能 ②建筑技术 ③建筑形象 ④建筑经济
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
大量性建筑:指建筑数量较多、规模不大,单方造价较低的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
8.天然地基:指天然状态下即有充足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处理的地基。如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
条形基础:连续的长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墙承重或密集的柱子承重时经常采用。
箱形基础:当基础需深埋时,可将钢筋混凝土筑成有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为整体的空心箱形结构,称为
纵墙承重: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构件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明沟:设置在外墙四周的排水沟,它将水有组织的导向积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
过梁: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和楼板传来的荷载,并传递给两侧墙的水平承重构件。
梯段净高:梯段净高是指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m范围内)至正上方突出物下
羊角头:为使窗框与墙体连接牢固,应在窗口的上下槛各伸出120mm左右的端头,俗称“羊角头”。
答:构成建筑的三要素中,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它对功能又起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应,在相同的功能要求和建筑技术条件下,如果能充分的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达到不一样的美学效果。
答:有六大部分所组成。①基础 :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②墙体(或柱):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外墙还起围护作用,内墙起分隔作用墙。③楼板层及地坪层:建筑物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并分隔建筑物的竖向空间。④楼梯: 建筑物的垂直交通构件。⑤屋顶:建筑顶部的承重兼维护构件,承受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并传给墙或柱,且要满足屋顶的保温、隔热、排水、防水等功能。⑥门窗:提供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的围护构件。
答:①外界环境的影响:指自然界和人为的影响,包括外界的力的作用的影响,如人、家具和设备的重量,结构自重,风力,地震力,雪重等;自然气候的影响,如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地下水等;人的因素和其它因素,如火灾、噪声、机械振动等。②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如建筑材料、结构及形式和实施工程技术等。③经济条件的影响。
单独基础:常用于柱下,也可用于墙下。条形基础:常用于墙下,也可用于密集的柱下。井格基础:常用于土质较弱或荷载较大的柱下。片筏基础:常用于土质很弱的柱下或墙下。箱形基础:用于荷载很大或浅层地质条件较差或下部需设地下室的建筑中。桩基础:用于浅层地基上不能够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于采取地基处理解决措施时的情况。
答 :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数为 125 mm,建筑的基本模数为 100mm,二者不统一。在工程设计中房屋的开间和进深采用 3M(300 mm),为避免在实际施工中砍砖过多,常采取以下办法:墙体长度小于1.5m时,设计时宜使其符合砖模数,如:115mm、240mm、365 mm、490 mm、615 mm、740mm等;墙段长度大于1.5m时,可不再考虑砖模数,以建筑模数为依据设计。
常用的做法有:①对一般建筑,可采用20-30mm厚抹面,如:1:3水泥砂浆抹面,1:2.5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②标准较高的建筑,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等。③在勒脚部位加厚墙体厚度,再做饰面。④整个墙脚采用强度高、耐久性和防水性好的材料砌筑,如毛石、块石、混凝土等。
③构造柱两侧的墙体应做到“五进五出”,即每300mm高伸出60mm, 每300mm高再收回60mm。构造柱外侧应该有120mm的保护墙。 ④为加强构造柱与墙体得连接,应沿柱高每8皮砖(相当于500mm)放2 6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⑤施工时,先放钢筋骨架,再砌砖墙,最后浇注混凝土。(一般每砌筑一层或3m左右砖墙即灌注混凝土一次),这样做,既使构造柱与墙体结合牢固,又节省了模板。
②断开部位。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断开。沉降缝:从基础到屋顶都要断开。防震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断开。在地震设防地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答:①长度、高度:砌筑砂浆为M2.5 时,长度不宜超过5m,高度不宜超过3 .6m ;砌筑砂浆为M5时,长度不宜超过6m,高度不宜超过4m ;长度超过6m时,应设砖壁柱;高度超过4m时,应在门过梁处设通长混凝土现浇带。②设置钢筋:一般沿高度每隔500mm设置2 4钢筋,或每隔1 .2~1.5 m 设一道30~50mm 厚的水泥砂浆层,内放2 6钢筋。 ③顶部与楼板交接处用立砖斜砌,或留30mm的空隙塞木楔打紧,然后用砂浆填缝。
答:①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和楼梯在平面中的位置,确定楼梯的形式。②根据楼梯的性质和用途,确定楼梯的适宜坡度,选择踏步高h,踏步宽b。③根据通过的人数和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间的楼梯段宽度B。④确定踏步级数。n=H/h。踏步数n为整数, H为房屋层高。结合楼梯形式,确定每个楼梯段的级数。⑤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B′。⑥由初定的踏步宽度b确定楼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⑦进行楼梯净空的计算,符合净空高度的要求。⑧绘制楼梯平面图及剖面图
答:①结构层: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应有充足的强度和刚度。②找平层:为了使防水卷才能铺贴在平整的基层上。③结合层:使卷材防水层与找平层粘结牢固。④防水层:卷材防水屋面的主要构造层次,用防水卷材和胶结材料交替粘结而形成。⑤保护层:保护防水层不致因日照和气候等的作用迅速老化,从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耐久年限。
采取的处理方法为:将平台下的地面标高降低至-0.450m,则平台净高为1100+450=1550mm2000mm,仍不能够满足要求。再将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增加(2000-1550)÷169≈3级,此时,平台净高为1550+169×3 ≈2060mm >2000mm,满足规定的要求。那么,底层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为8+3=11级,第二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为8-3=5级。
严格来讲还应减去板厚120 mm,净高为1980 mm,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如果是有平台梁的楼梯,平台梁高一般为300 mm,平台梁面与平台板面平,平台梁底面标高为1.200米,楼梯间底层中间平台下净高为:1200+600=1800 mm,也不满足规定的要求。此时,要采用增加底层第一跑梯级的方法来提高底层中间平台的高度。先增加1级,1800+167=1967mm,不满足规定的要求,再增加一级,1967+167=2134 mm,底层中平台标高应为1.500+0.334=1.834米,净高已满足规定的要求。